让员工每年有一次机会当主角
2014-04-01 11:58:14   来源:   浏览: 次

导读: 国外的企业以合唱团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种方式其实对中国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年会上或团队展示中,经常有的项目就是团队舞蹈或合唱,但是我

国外的企业以合唱团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种方式其实对中国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年会上或团队展示中,经常有的项目就是团队舞蹈或合唱,但是我们所做的可能还是与他们有很大差别,比如他们建造专门的彩排室、请歌剧团的演员来为员工训练等,看得出这是中外两国对企业文化和团队管理的思路差异,后者对员工兴趣尊重和挖掘更进一步,也更舍得下本钱。可以看得出,无论是日本还是英国这两家举例的企业,他们都将合唱内容选定为高雅音乐,这也是企业领导人对员工音乐品味的潜移默化。如新闻最末段说的:参加合唱团或许能发掘出自己身上一种长期沉睡的能力,这或许是心中忐忑的新手参加合唱团的最大动力。

如近年来在国内火热的平民选秀节目,其实也是跟风于国外的美容达人秀,我们在节目中见惯了一些处在平凡工作岗位、相貌平平的人身体里发出的惊人的天籁之声,他们通过放歌寻回了自信,也向人们展示他们平凡中的价值。也许企业投建员工合唱团行为的意义只是企业管理中的擦边球和最不起眼的一环,但是对于员工,对企业都上升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层面上。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人们发现把人当工具的“科学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现实,业界有人提出了企业管理是科学管理加人文管理,看到以上两则新闻,更坚定了我对这一理念的认同。企业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工作。把一群人组织起来远远没有把一组设备排列在一起那么简单,这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意识、有个性,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个人喜好。那么,企业管理一定要顺应人心人性,并且要把不同个性的人组织起来、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实现特定的目标。

而企业要完成特定任务或目标,就会有业绩考核,就会对员工排序分类,就会有先进、落后之分,就会造成人为的等级,进度慢或业绩差的就会有失落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而这一些情感困扰不能得到有效疏导,就会破坏组织的团结,就会造成员工间的心理隔阂。长期存在,就会破坏组织的活力,就会降低工作效率。自工业革命以来,就不断有人在探寻如何降低机器设备对人的心理损害,探讨如何降低人的心理因素导致的效率下降,可惜的是因为劳动力资源的充足,对人的关怀或者说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一直未能引起企业主的足够重视。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时刻,国人终于认识到了普通劳动者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对他们心理需求的尊重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等闲视之。政府提倡让普通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被提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如果在工作场合,在上班的单位没有受到尊重,没有心灵上的慰藉,幸福就无从谈起。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必须从工作中获得,也只能从工作中获得。

把人从机器的附庸中解放出来,把人的心灵满足当成工作单位的头等大事,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让普通劳动者从工作中享受快乐、获得尊严俨然成为企业主必须考虑的首要工作。

如何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以上两则新闻无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中国中小企业借鉴。在这里,我也给大家分享我在企业管理中凝聚人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让每一个员工一年做一次主角——是我在国企工作时最深切的感受!我在三线军工企业时,有一位程师傅当了一辈子工人,在那个时兴靠关系的年代,工人年纪大了都可以安排到后勤或管理岗位享受几年“轻松”待遇再退休。程师傅由于没有关系或者他没有托关系最终成了全厂唯一一个在工人岗位上退休的员工。我之所以记住他,就是因为他在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上做“主角”,他是当天文艺活动的主持者——舞狮子、扭秧歌、耍龙灯的总指挥!那一天、那一晚,程师傅神采飞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风流倜傥,他是整个活动的中心!离开三线工厂二十年了,程师傅最出风头的身影仍然在我眼前舞动,山区企业员工们最热闹最难忘的一天仍然在我脑海清晰地闪现。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单位没有一样可以为人称道的地方,没有一样可以傲视他的场景,试问他怎样活得有尊严?又如何活得有地位?又如何融入到团队中去?

虽然离开国企二十年了,但我在国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旅游、参加各种比赛、参加写作或诗歌大赛,有许许多多同事的身影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劳模只是个别人,先进工作者也是少数人,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优点,集体活动让他们得以展现,让他们有令自己骄傲的地方,让他们有在这个单位工作或生活下去的理由。因为他们可以对别人讲:我是某某企业的乒乓球冠军,我是某某企业的扑克牌高手,我是某某企业的象棋冠军,我是某某企业的运动健将。

我们发现,凡是在集体活动中打过交道的人,在工作中配合协调更加容易、关系更加密切。在一家大的企业,厂际交流比较多,领导在选派人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某某在什么活动中与另一家工厂员工打过交道——因为他们“好说话”——沟通容易。

在南方一个三千多人的企业,我刚到企业做行政经理时,发现各厂(车间)之间员工人数不匹配,有的厂员工多,往往提前完成任务,有的厂员工少,完成任务总是拖后腿。我想调剂余缺,但总是遇到厂长抵触。我好不容易把厂长们的工作做通了,员工们又不乐意——他们害怕去新的厂受欺侮、降工资,并且一去不回、失去自己熟悉的工种。当我做了总经理以后,为了打破各部门各工厂之间的障碍,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诸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卡拉OK比赛、征文比赛、征集企业文化标语口号比赛,还有象棋赛、跳棋赛、扑克赛,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还有文艺表演比赛。一系列比赛活动不仅拉近了各厂员工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整个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我再做临时调整就很容易了,员工也乐意配合。我们不仅在内部比赛,还经常组织员工与邻近企业员工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即融洽了与周边企业员工的关系,也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而这一切都是我从国企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中借鉴过来的。

让员工一年有一次做主角的机会,或者让员工的个人兴趣爱好得以发挥,不仅能让员工感到自豪,而且还能大大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我对此深信不疑。转自价值中国网